作者:時間:2021-01-04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國共産黨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産黨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制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如期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甘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1.在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指引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甘肅發展進程中殊為不易、極不尋常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遭到破壞、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不利局面,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影響,省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始終用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牢牢抓住脫貧攻堅和生態環保兩大底線性任務,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負重自強、頑強拼搏,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現出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改革開放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民生福祉穩步提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風政風進一步好轉的良好局面。一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五年累計減貧325萬人,貧困地區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困擾甘肅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二是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污染防治三年攻堅行動如期完成,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三是高品質發展邁出重要步伐,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四是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放管服”、國資國企、財政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有力深化,政務環境、營商環境、開放環境持續改善,現代流通體系逐步完善,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五是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新增城鎮就業200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六是社會治理紮實推進,法治甘肅、平安甘肅建設全面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意識形態陣地不斷鞏固,民族工作創新推進,掃黑除惡鬥爭深入開展,軍政軍民關係更加密切,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七是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省委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産生活秩序快速恢復,經濟發展由降轉升、企穩向好。經過全省上下的艱苦努力,“十三五”規劃即將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甘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2.“十四五”時期我省發展面臨的形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形勢錯綜複雜。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經過“十三五”時期的接續奮鬥,甘肅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從發展方位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將步入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夯基礎、育産業、擴增量,進一步提升發展品質效益和綜合實力。從發展機遇看,“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深入實施,將進一步拓寬我省發展空間;國家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鄉村振興和擴大內需戰略、推進“兩新一重”建設等重大舉措,有利於我省擴大有效投資、改善發展條件;國家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有利於我省優化經濟結構、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從發展基礎看,我省能源、礦産、文化、旅遊、農業等資源富集,科技、人才、土地、勞動力等發展要素在西部地區具有相對優勢,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改善,特色優勢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加快培育,區域增長極帶動作用逐步顯現,發展勢能和潛力將會加速釋放。同時,我省發展中還有不少問題和矛盾,集中表現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而且是各地發展普遍不充分基礎上的不平衡、各種不平衡問題疊加基礎上的不充分,特別是産業結構還不合理,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仍然明顯,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加強,民營經濟發展比較滯後,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弱項,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尚未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