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碼00579 HK

政策環境

首頁 >新聞中心 > 政策環境

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作者:時間:2020-12-14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

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制定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譜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新篇章

1. “十三五”時期在攻堅克難中取得歷史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全區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轉型升級的陣痛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考驗,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著力盤活開放發展這一盤棋,打好精準脫貧這一硬仗,落實協調發展這一要求,激活改革創新這一動力,發揮好生態環境這一優勢,抓好黨的建設這一根本保障,奮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萬億元,地區生産總值、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實現翻一番;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擴大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三大定位”建設紮實推進,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效顯著,“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改革創新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創新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初見成效;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片片通民航”基本實現,能源、水利、資訊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升,設區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邁上新臺階,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200萬人,社會保障總體實現全覆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平安廣西、法治廣西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長足進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2. 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廣西發展的機遇挑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區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大於挑戰。從挑戰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區發展面臨新舊動能轉換不暢、創新能力不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和“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嚴峻挑戰;我區經濟總量偏小,産業結構不優,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進程滯後,城鄉居民收入水準較低,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短板弱項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突出的矛盾,後發展欠發達仍是最大的區情。從機遇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開放平臺推進建設,為我區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全方位深化開放合作帶來重大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國家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新經濟新産業新模式加速興起,為我區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帶來重大機遇;國家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我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國家更加重視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發展,為我區深入推進興邊富民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帶來重大機遇;國家著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為我區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帶來重大機遇。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全區上下要胸懷“兩個大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敢衝善拼的勇氣和韌勁,奮力趕超、加速崛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譜寫廣西發展新篇章。

點擊查看完整版: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