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間:2020-12-14
(2020年12月7日中國共産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産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寧夏實際,就制定寧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寧夏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負重拼搏、團結奮進,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美麗新寧夏建設邁出新的步伐。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以上,2020年可望超過3900億元,實現了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産業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區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逐步興起。脫貧攻堅如期摘帽,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西海固地區將徹底告別“苦瘠甲天下”的歷史,閩寧對口幫扶成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範。改革開放深入推進,800多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推進,農業農村、國資國企、“放管服”等改革多點突破、釋放活力,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一批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成投運,寧夏人民圓了“高鐵夢”,“三環四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硬化道路實現村村通,歷史性地解決了300多萬城鄉居民安全飲水問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黃河寧夏段出境斷面連續3年保持Ⅱ類水質,地級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超過80%,生態文明制度機制不斷完善。民生水準大幅提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五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城鄉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社會治理成效顯著,鄉村、社區、宗教、校園、企業、社團等重點領域基層治理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深化,宗教治理法治化水準明顯提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顯著戰果,法治建設、平安建設水準進一步提高。黨的建設縱深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明顯,政治建設深入推進,正風肅紀持續加力,高壓反腐力度不減,黨風政風持續好轉,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奮鬥充滿艱辛、成就來之不易。寧夏的發展進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懷、領航引路的結果,是黨中央堅強領導、重視支援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拼搏、接續奮鬥的結果。全區上下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打勝全面小康收官戰、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2. 新發展階段寧夏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步入加快推進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國際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加,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寧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從機遇看,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寧夏發展的支撐基礎堅實有力;我國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黨中央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支援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寧夏發展的戰略機遇千載難逢。從挑戰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的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差距較大,基礎設施總體滯後,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工業經濟倚重倚能,現代服務業量小質弱;發展方式依然粗放,能耗水耗高位運作,污染排放存量較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增長動能後勁不足,人才隊伍嚴重匱乏,區域創新水準較低,開放不足仍是制約寧夏發展的突出短板。從整體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但機遇大於挑戰、希望多於困難,寧夏處在肩負時代重任、應對風險挑戰、實現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區上下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從“形”與“勢”的統一中看發展大局、從“危”與“機”的轉換中看發展機遇,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寧夏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形勢,立足區情實際、保持戰略定力、樹立底線思維、發揚鬥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服務全國大局、辦好寧夏的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