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碼00579 HK

政策環境

首頁 >新聞中心 > 政策環境

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作者:時間:2020-12-14

(2020年12月2日中國共産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産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分析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任務,就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我省發展極不平凡、極為重要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將超四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産業發展實現新突破,農業優勢特色産業加快發展,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工業新興優勢産業鏈發展壯大,第三産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開放形成新局面,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的標誌性創新成果,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産業園集聚引領作用強勁,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快推進;“五大開放行動”大力實施,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成功獲批,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對外形象和影響力全面提升。三大攻堅戰取得新成就,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十八洞村成為全國精準脫貧樣板,彰顯了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擔當;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風險防控有力有效。基礎設施構建新支撐,交通網主骨架成型、微迴圈成網,能源網保供有力,水利網不斷完善,資訊網擴容升級,物流網持續優化,新基建有效推進。深化改革增添新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教育衛生體育事業穩步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民主法治建設有力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斷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經過五年努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結構性轉變,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對湖南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為湖南賦予了新時代使命任務,激勵全省人民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2.“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從全球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大變局的演變,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有強大的生産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潛力足、韌性好、活力強、迴旋空間大,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從湖南看,我省區位優勢明顯、科教資源豐富、産業基礎堅實、人力資源豐厚,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提供區域發展新機遇,新技術革命帶來産業升級新動力,共建“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引領開放新格局,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創造經濟增長新空間,強大內需市場成為高品質發展新支撐,我省發展面臨巨大機遇、蘊含巨大潛能。同時,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結構品質不優、農業農村發展不足、科技創新支撐高品質發展的動能不強,生態環保、財政收支平衡、民生保障、風險防控等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壓力,高品質發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綜合判斷,“十四五”期間,我省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髮展大勢,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點擊查看完整版: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