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間:2020-12-14
(2020年12月9日中國共産黨貴州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共貴州省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貴州實際,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十三五”時期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十三五”時期,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複雜局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三大戰略行動,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貴州發展取得的成績,被習近平總書記讚譽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
這五年,我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幹成了事關全局、影響深遠的三件大事。一是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五年減少貧困人口507萬,易地扶貧搬遷近200萬人,減貧人數、搬遷人口全國最多,全面解決74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村“組組通”硬化路7.87萬公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連續四年綜合評價為“好”,在貴州大地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二是戰勝近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堅決落實“四早”“四集中”等措施,率先實現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全覆蓋,率先放開省內交通管制,率先復工復産複學,我省成為疫情防控好、經濟恢復好的省份之一。三是保持近十年全國領先的經濟增速。經濟增速連續九年位居全國前3、近三年連續位居第1,地區生産總值在全國從2015年的第25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22位,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從第29位上升到第25位,實現趕超進位的歷史性跨越。
這五年,我們群策群力、奮力趕超,推動各項事業大踏步前進。一是産業發展大踏步前進。農村産業革命深入推進,十二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快速發展,“雙千工程”和十大工業産業振興行動紮實推進,農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協同發力,旅遊業井噴式增長。二是基礎設施大踏步前進。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高鐵通車里程1550公里,貴陽成為全國十大高鐵樞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600公里,全國排名第4。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高等級航道里程突破1000公里。建成和新開工一批大中型水庫,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發電裝機容量突破7000萬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60個縣通天然氣。三是大數據發展大踏步前進。推動“四個強化”“四個融合”,實施“六個重大突破”,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全國第1、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全國第1。一批國家部委、行業和標誌性企業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建成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行政村實現4G網路和光纖寬頻全覆蓋,5G正式啟動商用,貴陽成為國家網際網路重要樞紐。區域創新能力在全國從2015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6位。四是生態建設大踏步前進。縣級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98.3%,森林覆蓋率達60%,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雙十工程”強力推進,率先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産”,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國前列。世界自然遺産地數量全國第1,生態文明公眾滿意度全國第2,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國際性平臺。五是改革開放大踏步前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司法體制、生態文明制度和“放管服”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能源工業運作新機製成效明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積極成效,“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數博會、酒博會、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等重大國際開放活動成效明顯。六是民生福祉和社會治理水準大踏步前進。持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過全國平均水準。健康貴州行動深入實施,在全國率先建成統一的省市縣鄉四級遠端醫療服務體系和覆蓋全省的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實現鄉鎮和行政村體育工程全覆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雙擁共建工作卓有成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平安貴州建設水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