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間:2020-12-11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一日中國共産黨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産黨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分析我省發展形勢,就制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征程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高品質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紮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奮發有為推進全省各項事業發展,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進步,預計二○二○年地區生産總值接近四萬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六萬元左右,發展格局由“總量居中、每人平均靠後”提升為“總量靠前、每人平均居中”,經濟結構由“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創新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建設立柱架梁,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以托卡馬克、同步輻射、穩態強磁場等為代表的大科學裝置集群初步形成,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快速涌現,安徽創新館等“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科技大市場啟動建設,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成效顯著,以“芯屏器合”為標識的新興産業形成體系、以新型“銅墻鐵壁”為代表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以“融會觀通”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以“大智移雲”為牽引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協調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糧食生産實現“十七連豐”,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一圈五區”區域發展佈局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接近百分之五十七,引江濟淮、商合杭高鐵、蕪湖長江公路二橋等標誌性工程順利實施,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省份。綠色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淮河(安徽)生態經濟帶、環巢湖生態示範區、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合肥駱崗生態公園建設全面推進。開放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全省域納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範圍,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産業集中合作區、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等重大合作事項破題推進,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建設,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成功舉辦,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影響力擴大。共用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33項民生工程精準實施,居民收入增長快於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超過三百萬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穩步提高,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家安全全面加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平安安徽建設連續九年進入全國前列,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歷史性進步,生態補償、林長制、編制週轉池、“放管服”、“全創改”、國資國企、農業農村、公共資源交易、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實現歷史性進步,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主導作用充分彰顯,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有效發揮,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發揮,法治安徽建設取得新進展,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持續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實現歷史性進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鞏固深化,十屆省委以來先後開展“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和“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三個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幹部隊伍建設紮實推進,創新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中央巡視、中央專項巡視及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完成,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紮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一體推進,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不斷完善。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安徽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轉化落地的結果,是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努力拼搏奮鬥的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十三五”期間三次發來賀信給全省上下巨大鼓舞。全省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