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間:2020-12-11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國共産黨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全市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緊密結合我市實際,中共重慶市委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形勢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最具戰略指引意義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重慶視察並對重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是,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重慶賦予了戰略使命、帶來了重大機遇。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市委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推動重慶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全市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地區生産總值邁過2.5萬億元大關;大數據智慧化創新方興未艾,“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紮實推進,區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區兩群”空間佈局優化,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更加彰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步伐加快,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進一步築牢,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成效顯著;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勝利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即將全部脫貧;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設、平安建設成效明顯;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成渝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當前,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幹部群眾精神面貌持續向上,高品質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取得的顯著成績,最根本的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也是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結果。回顧五年來的艱難發展歷程,我們深刻體會到,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任何風險挑戰。只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沉心靜氣、真抓實幹,工作就有底氣,發展就有希望,事業就能順利。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幹實績兌現市委“三個確保”政治承諾,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十四五”時期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2.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十四五”時期,我市發展環境和條件都有新的深刻複雜變化,面臨一系列老難題和新挑戰。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市改革發展將面對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從我市自身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仍與東部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基礎設施瓶頸依然明顯,城鎮規模結構不盡合理,産業能級還不夠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偏弱,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民生保障還存在不少短板,社會治理有待加強,必須高度重視、切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