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碼00579 HK

政策環境

首頁 >新聞中心 > 政策環境

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作者:時間:2020-12-10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承前啟後的歷史交匯期,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開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的關鍵跨越期。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江西實際,就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勝利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1.江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勝利。“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擔當實幹,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即將如期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接近2.6萬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將超過8000美元。創新型省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台啟動建設,國字號研究院所實現零的突破。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糧食主産區地位進一步鞏固,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佔比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獲批建設贛江新區、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形成了“贛服通”等一批特色改革品牌。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高速鐵路、第五代行動通訊基站等實現設區市全覆蓋,水泥路、動力電、光纖網等實現村村通,人居環境顯著改善。“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總體形成,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各項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全國前列。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快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實現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公共就業服務等全覆蓋,義務教育提前兩年實現整省基本均衡。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歷史性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依法治省縱深推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十三五”規劃目標總體將如期實現,江西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五年來的發展成就,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偉力,必須始終不渝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西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五年來的發展成就,充分證明了省委提出的“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思路和高品質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符合黨中央精神,切合江西實際,順應人民期盼,必須一以貫之、接續奮鬥;五年來的發展成就,充分展示了江西人民忠誠執著、奮發有為、勤勞智慧的優良品質和時代風貌,必須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凝心聚力抓發展,團結奮進破難題,敢想敢幹闖新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展現更大作為。

2.江西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蕩,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江西面臨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為我省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總體有利環境。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我省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産業優勢、生態優勢和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將更加凸顯,為推進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我省在航空、虛擬現實、移動物聯網、硅襯底半導體照明等領域已取得先發優勢,為實現“變道超車”“換車超車”增添了新動能。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提出“在加快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目標定位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推進改革開放走深走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推進紅色基因傳承”重要要求,為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點擊查看完整版: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