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間:2025-06-02
5月30日,在中國共産黨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之際,集團所屬清潔能源華中分公司傳來捷報——其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秭歸九畹溪100MW地面集中光伏電站,在“屈原故鄉”湖北省秭歸縣全容量並網成功,以綠色動能為大會獻禮。
這個坐落于長江西陵峽南岸,三峽工程壩上庫首的綠色能源項目,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長江經濟帶上,以“光伏發電,茶壟育葉”的新模式,奏響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和諧樂章。
在秭歸縣九畹溪鎮與茅坪鎮的青山之間,3800畝坡地上,光伏板整齊排列,在陽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似一片浩瀚無垠的藍色海洋;光伏板下,一壟壟茶樹正茁壯成長,勾勒出“茶光共生”的生態畫卷。
項目交流側容量100MW,新建一台100MVA的主變和一回110kV上網線路,成功接入110kV硯臺變。項目全壽命運作週期長達25年,年均可提供清潔電能1.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4.137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碳108萬噸,為長江經濟帶注入強勁“綠動力”。
“‘茶光互補’可不是簡單的‘板上發電、板下種茶’,而是一道精準的生態‘算術題’。”項目負責人丁浩介紹。技術團隊根據茶園經緯度、地形地貌及茶樹品種,量身定制光伏佈局方案:採用超40米大跨距設計,確保茶園機械化作業空間;每兆瓦用樁量控制在260支以內,最大程度保留茶園完整性;光伏組件高度、密度與間距經過精密測算,既滿足茶樹冠層光照需求,又為茶園營造“遮光避寒、通風降暑”的微氣候。數據顯示,項目實施後,茶葉産量與品質顯著提升,實現了“板上發電增效益,板下種茶富鄉民”的雙贏局面。
項目現場,升壓站巧妙融合京能企業文化與秭歸楚文化特色:藍橙主色調呼應光伏産業特性,外墻彩繪以“電力發展”與“楚辭意象”為主題,成為峽江畔的文化地標。“我們從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中汲取靈感,將‘傳遞光明 溫暖生活’的企業使命與當地‘愛國、求索、奉獻’的精神深度融合,讓電站兼具科技質感與人文溫度。”項目團隊表示。
該項目不僅是技術創新的試驗田,更是京能集團在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通過“光伏産業+茶園經濟+文化旅遊”的複合模式,在建設高峰期,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帶動周邊農民年均增收超2萬元,累計採購當地農産品超5萬元。未來,還將開發“光伏觀光+採茶體驗”農旅線路,打造屈鄉生態旅遊新名片。
下一步,清潔能源全體幹部職工將以中國共産黨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為指引,全力以赴、銳意進取,主動將“首都清潔能源主力軍”定位融入集團“8755”發展目標之中,以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創效增強動能,為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貢獻力量。